甘肃科学学报
主办单位:甘肃省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4-0366
国内刊号:62-1098/N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1930 人次
 
    本刊论文
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

  [摘要]从苏格拉底开始,人的主体性观念得以正式确立,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人自身的价值被大大褒扬了。可是,就在人的主体性得以确立和获得发展之时,人类中心主义也如影而至,先后经历空间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基督教神学的人类中心主义,这样,人的主体性逐渐被异化了。在“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异化的世界观作用下,人类以主人的身份凌驾于自然之上,开始对自然界进行大规模的掠夺,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之一,发展生态生产力和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便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论文关键词:主体性,人类中心主义,生态生产力,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

    (一)古希腊自然哲学观

    在古希腊本体论哲学中,哲学家们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实体,他们企图找到世界的本原,而并没有明确提出主体的问题。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是怎样产生的?诸如此类,是这一时期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在古希腊本体论哲学中,自然哲学占据着主导地位,例如,古希腊第一个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原,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不定型”,阿那克西米尼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气,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世界的本原,爱菲斯派的赫拉克利特则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火,“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1] 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水、火、土、气“四根”以及“爱与恨”两种力量,阿那克萨戈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种子 ”和奴斯(另译:心灵),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则认为世界是由原子和虚空组成的,等等,无一例外都贯穿着这种研究倾向。总而言之,古希腊本体论哲学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而对人自身的问题关注得并不多。

    (二)从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到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兴起

    自从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哲学家们便开始关注人自身的问题了,如果说古希腊早期的各学派——无论他们彼此的观点是如何的对立——都把世界的本原问题作为关注的焦点,那么普罗泰戈拉则是古希腊第一个撇开世界本原问题的哲学家。然而此时的普罗泰戈拉更多的是想借此来表达其相对主义观点,并不是把“人本身”作为落脚点。而到了苏格拉底那里,人的主体性观念才得以真正确立,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开始将目光从自然界转向人世间,开始关注人的道德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第一人,至此,人的主体性原则才得以正式确立。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思潮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著名学者布克哈特在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一书中将这一时期的成果概括为“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这两大主题,[2]人文主义的巨擘或为文学家(如但丁、彼得拉克、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拉伯雷等),或为艺术家(如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他们或从文学角度或从艺术角度阐释了“人”的崇高价值。在他们笔下,人是上帝的“杰作”,是世间最宝贵的生灵。这样,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作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的“人”自身的价值被大大褒扬了。

    二、总体性的异化: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

    (一)从空间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到基督教神学的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

    可遗憾的是,就在主体性提出和发展的同时,人类中心主义也如影而至了,人的主体性被逐渐异化为“人类中心主义”。托密勒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人又是地球的中心,因而人是整个宇宙的中心,这就是空间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沿着托密勒空间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继续向前发展,基督教神学继之又提出了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上帝乃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创造万事万物的,世间万物只不过是人为了达到其目的和满足其需要的手段,这样,空间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逐渐发展成了基督教神学目的论的人类中心主义,至此,人类中心主义达到了顶峰状态,人的主体性彻底地异化了。人的主体性被“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异化的世界观所取代了,人类征服自然的“悲剧”也由此开始了。

    (二)在“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的影响下,人类对自然界的大肆“掠夺”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在“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异化了的世界观作用下,人类开始以“主宰者”自居、以“征服者”的姿态俯视自然,以“主人”的身份凌驾于自然之上,认为人类可以任意主宰自然、征服自然。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开拓视野,开发智力,不断创造出精巧而有力的机器设备,开始对自然界进行大规模地利用和“掠夺”,社会生产力由此得以迅猛发展,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3]可是另一方面,在人类对自然界进行大肆利用和“掠夺”的同时,自然界也因此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然而自然界毕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且听听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对我们的告诫吧:“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 他接着举例说道,“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上。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随同这种含粉的块茎一起把凛痈症也传播进来了。”[5] 果如其然,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进行疯狂式的“掠夺”,人与自然的矛盾果真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了: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严重,生态平衡破坏,洪水泛滥成灾,温室效应,赤潮,臭氧空洞,很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其他全球问题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实在令人怵目惊心。于是,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行为。

    三、主体性的真正“回归”:马克思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一)正确认识自然界的基础地位,实现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

    早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就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过:“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与自然界交往,因为人类需要不断地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交换和信息交换,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恩格斯也认为, 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之源,还是人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自然界人类根本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了。例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曾这样写道:“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7]。在恩格斯看来,物质财富的创造只有在自然界提供劳动材料的基础上才能完成,这就充分肯定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的劳动创造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此外,马克思还这样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8]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启示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必须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应正确地对待自然界,并通过社会的生产活动实现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突破了以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正确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新思想。当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实现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人的生产劳动,因为只有在生产劳动中,才能产生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只有通过生产劳动,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是,在利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转变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观念,彻底摒弃那种认为自然界是一种可以任意索取和利用的对象的错误态度,而应把自然真正当作我们的生命之源和发展之基。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说,“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9] 此外,我们还应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向公众传播生态文明的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培养人们的生态伦理价值观,使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从理性层面产生对自然的关爱,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呵护自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特别是信息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方面,我们要通过实践活动对自然界施加影响,进行良性调控,使自然界更好地发挥其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通过社会生产活动与自然界之间进行积极的物质变换,使社会的物质财富获得快速增长,逐步改善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物质变换的过程应以自然的实际承载力为基础,绝不能超出自然的实际承载能力,否则将会影响自然界正常的物质循环与能量循环。

    (二)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自然界当然也不例外。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并不是随心所欲的。相反,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曾经系统地探讨过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自然界对人既具有基础性作用,同时又具有制约作用。从自然辩证法的角度看,生态自然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观。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树立生态自然观,不能以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应与现有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同时还应顾及到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

    此外,人类还应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乃至在整个宇宙中的地位和作用,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等错误观念,不以“主宰者”自居、不以“征服者”的姿态俯视自然,更不能对自然采取敌视的态度,而应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求得人类社会的发展,以经济社会的发展来促进生态平衡的实现,努力实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善待自然,爱护自然。为人类自身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园,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四、生态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

    (一) 生态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的内在一致性

    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把生产力定义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生产力观点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即该定义隐性地将自然置于人类的对立面,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只看到了自然界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的对象,而恰恰忽视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另一面,没有看到自然其实正是人类的“衣食父母”,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生态生产力作为生产力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恰好弥补了传统生产力理论的这一缺陷。生态生产力是指“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在从自然界获取生存资源的同时,推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10]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生态生产力作用的对象不仅仅是自然界,还包括人类社会,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进而推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是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生态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发展生态生产力要求科学技术实现生态化转向,树立新的科技观。笔者认为,传统生产力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生态生产力恰恰是解决生态危机的灵丹妙药,而生态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无疑是科学技术,可见,生态生产力与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是生态生产力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为我国的科技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它要求大力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高新技术,于是,努力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向便成了必由之路。科技生态化力图克服传统科技的内在缺陷及其实践负效应,转向追求构建自然生态和谐系统与社会和谐系统的有机统一,进而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科学技术生态化的实现方式和路径探讨

    科学技术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的生产方式在不断产生,目前,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又内在地需要科学技术实现生态化的转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然,科学技术生态化的实现方式和路径是多种多样的,归结起来,主要有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绿色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等具体形式。

    第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 、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绿色经济具有生态友好,发展阶段的可持续性,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发展目标的多元性等基本特征。具体包括清洁生产、合理流通、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和绿色产业等多方面的内容,覆盖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一样,都被称为“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形成的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注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绿色经济以生态文明为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将众多有益于生态环境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的十七大报告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就是要求我们采取综合措施,加快形成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然而,科学技术生态化转向的实现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同时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具体的实现方式和途径还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讨。

  [ 参 考 文 献 ]

  [1] 邓晓芒、赵林。 西方哲学史 [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20.

  [2] 参见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280—302.

  [3][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7,45.

  [4][5][7][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3,383,373,38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10] 史运伟。生态生产力与科技生态化转向 [J]. 赣州: 江西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 2009:14.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甘肃科学学报》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甘肃科学学报》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